在成年期,代謝症候群——包括腹部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異常膽固醇及高三酸甘油脂,其中 5 種風險因素中的至少 3 種,就稱之為代謝症候群,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。但孩子是否患有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是更為複雜,因為對於兒童代謝症候群並沒有統一的定義。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,仍需觀察肥胖及其他相關指標。美國兒科醫學會 (AAP) 則認為兒童不是小一號的大人,更建議家長應在預防兒童和青少年代謝症候群時更注意風險因素。
表1.兒童及青少年代謝症候群定義:若符合下表中肥胖與其他四項異常中之二項,即稱為代謝症候群。(資料來源為:台灣兒科醫學會)
📌改善孩子的飲食,多全榖雜糧、蔬果
在與肥胖相關的多種飲食因素中,缺乏全穀物和纖維攝入與胰島素抵抗的發展密切相關。眾所周知,攝取足夠的蔬菜和水果—它們提供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、植化素等—可以降低成年後罹患動脈粥狀硬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。在2023年Nutrients期刊中的一篇研究認為:當孩子攝入更多的含糖飲料會使超重/肥胖的機率增加 1.20 ,速食則使超重/肥胖的機率增加了 1.17。此外,較高的肉類攝入量和精製穀物,都與超重/肥胖風險增加有關。相比之下,全穀物攝入量較高時,超重/肥胖風險反而降低。因此,較高的含糖飲料和速食的攝取量,被確定為超重/肥胖的主要飲食風險因素。
而在2023年J Nutr的一篇研究則發現:超重和肥胖兒童熱量攝取,遠高於體重健康的兒童。蔬菜攝入量僅到達建議量的 39 %,且超重和肥胖兒童會選擇性地選擇熱量密度低(體積小、飽足感低且高熱量)的食物,並且很少吃蔬菜。因此,若飲食中高熱量和低營養的垃圾食物頻率偏高,或攝取大量速食和含糖飲料,將會使孩子面臨代謝症候群的風險。
美國心臟協會針對兩歲及以上兒童的飲食建議:
- 均衡的飲食熱量和身體活動(每天 60 分鐘的中等到劇烈的身體活動)
- 每天攝入蔬菜和水果,限制果汁攝入量;建議 2 至 3 歲的兒童每人每天食用 1碗水果和蔬菜。4-8歲兒童不分性別建議每天吃1.5碗水果,男女分別建議吃1碗和1.5碗蔬菜。
- 減少含糖飲料和食物的攝入
- 增加全麥麵包和穀物而不是精製穀物食品的消費,
- 增加Omega-3魚類的攝取
- 減少鹽分的攝取
📌充足的活動量,減少久坐
運動有利於孩子的體重管理,若能每天減少螢幕時間 1 小時,就能有 1 小時能花在讓運動,促進血液流通,就可以顯著改善孩子的血壓、膽固醇和對胰島素敏感性。建議 6 歲及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需要進行 60 分鐘的活動,並且每周至少需要進行 2 ~ 3 天的骨骼和肌肉強化運動。 6 歲以下的兒童每天需要 3 小時的活動,每周進行 1 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中度至劇烈運動。
圖1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和活動類型
有氧運動(使用身體的大肌肉群、強健心肺)
- 中等強度有氧運動:快走、騎腳踏車、跳舞、健行、直排輪、滑板、跑步
- 高強度運動:籃球、騎自行車、跳繩、武術、足球、游泳、網球
肌肉強化(或阻力)活動
- 鍛煉身體的主要肌肉群(腿部、臀部、背部、腹部、胸部、肩部、手臂)
- 肌肉強化活動:拔河等遊戲、伏地挺身或改良伏地挺身(膝蓋放在地板上)、使用體重或阻力帶進行阻力練習、繩索或爬樹、仰臥起坐(捲腹或仰臥起坐)
骨骼強化(負重)活動
- 調理和鍛煉肌肉和骨骼質量
- 可以是有氧運動和肌肉強化活動
- 骨骼強化活動:籃球、跳,跳,跳、體操、跳繩、跑步、網球、排球、伏地挺身、使用體重或阻力帶進行阻力練習
📌控制螢幕時間,護眼又減重
孩子每天花在屏幕前的小時數與身體質量指數 (BMI) 和每天消耗的卡路里直接相關。不建議孩子在 18 至 24 個月大之前使用3產品,但視訊聊天除外,應制定家庭3C使用規範,以確保娛樂螢幕時間不會取代健康的行為因素,例如充足的睡眠和身體活動。衛福部國健署建議,3到4歲兒童每天使用3C產品(電腦、通訊、消費電子產品)不超過30分鐘,4到6歲不超過1小時(用眼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)。
📌足夠的睡眠,長高不長胖
睡眠時間短與肥胖青少年的心臟代謝風險呈負相關——即使在控制肥胖程度和身體活動水平的情況下也是如此。一些針對成人和兒童的研究發現睡眠過多或過少都會產生問題。而晚上10點至凌晨2點之間屬於深度睡眠期,也是生長激素、瘦體素分泌的高峰時段,生長激素不僅會刺激骨骼生長板,還會修復肌肉、腦神經等組織。若未能在此段時間進入深度睡眠,就會導致生長激素的分泌無法進入上升波段,即可能影響兒童的身高(長高)、體重(變胖)。根據美國疾管署CDC所建議的睡眠時間:
- 學齡前兒童(3~5歲):10~13小時
- 學童(6~12歲):9~12小時
- 青少年(13~18歲):8~10小時
📌避免接觸二手菸或三手菸
抽菸可以說是人們對心臟和肺部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。由於新生兒及幼兒的呼吸速率較快,所以在瀰漫二手菸的環境中,相對會吸入更多的菸煙。根據美國CDC資料顯示:二手菸會對孩子們的健康產生許多影響,例如容易咳嗽或打噴嚏、引發氣喘或讓症狀更嚴重、會因刺激耳咽管,感染中耳炎、肺功能較差、容易罹患呼吸道疾病(如支氣管炎、喉頭炎或肺炎)等,嚴重的氣喘發作將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。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(University of Tasmania)研究發現,幼兒從小遭受二手菸污染,頸動脈血管壁厚度會增加,且無改善方式,對健康危害相當驚人,無論是單獨吸煙還是與其他代謝症候群危險因素結合,吸煙都會增加孩子患心臟病的風險,建議有吸菸習慣的家長,必須立即戒菸,提供無菸家庭環境,才能確保孩子終身健康。
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的兒童定期健康檢查:
- 肥胖。建議所有使用 BMI 公式的兒童每年進行一次肥胖篩查。若 BMI 等於或大於 95% 的兒童,應找營養師進行綜合體重管理計劃。
台灣兒童及青少年男女95th BMI參考值
🧩高血糖(葡萄糖異常) 10 歲或 10 歲以上(或青春期)的 BMI 處於或大於第 85 個百分位數和 2 個額外風險因素的兒童每 2 年通過空腹血糖檢查。若在檢查中發現患有前驅糖尿病或 2 型糖尿病的兒童可以轉診給兒科進行監測。
🧩高血壓(高血壓)。所有兒童都應每年接受一次血壓檢查。
🧩膽固醇。所有 9 至 11 歲的兒童都應進行非空腹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空腹血脂篩查。美國兒科醫學會還建議對 BMI 等於或大於第 85 個百分位數的兒童應進行空腹血脂檢查。
資料來源~
1.美國兒科醫學會 ,5 Ways to Protect Your Kids Against Metabolic Syndrome: AAP Report Explained https://www.healthychildren.org/English/health-issues/conditions/obesity/Pages/Ways-to-Protect-Your-Kids-Against-Metabolic-Syndrome.aspx
2.Association between Food, Beverages and Overweight/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-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6771248/
3.Pediatric Obesity Nutritional Guidelines.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books/NBK560926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