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招解決惱人的經前症候群

四招解決惱人的經前症候群

每個月的好朋友來臨前,有沒有預先告知你呢❓

 如果有,那一定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閨蜜了!! 經前症候群(premenstrual syndrome,PMS)常好發於生育年齡婦女的一種週期性疾病,約有 75% 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週左右,會出現經前症候群的症狀,包括其中最常見的症狀包括:腹脹、焦慮、乳房脹痛、頭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身體不適、憂鬱、疲勞乏力、口渴、食慾改變、煩躁、四肢水腫…等等。在飲食上有以下4個小技巧可以改善✍️

高鈣效果顯著✅
研究發現血液中鈣和鎂的濃度下降時,患PMS的風險分別增加19%和14%,超過85%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,且超過三分之一的PMS病例顯示缺鎂;雖然在1998年的研究就已發現,若經前症候群的婦女每天補充1,200mg的鈣質,可以減輕症狀,後續在研究中發現,長時間攝取鈣質即可降低PMS症狀,並使症狀更加緩解;然而台灣骨質疏鬆協會在「鈣質攝取認知行為調查」的結果顯示,超過7成5的女性每天鈣質攝取不到 600毫克,距離衛福部每日建議量1000毫克差了一大截,因此,建議應先從每日攝取足夠的 #鈣質 食物開始,常見的食物如:牛奶、起司、乳酪、傳統豆腐等。

鎂加B6舒緩壓力💡
還在吃巧克力減緩PMS症狀嗎?近期的研究報告指出,PMS也可能是因為缺乏鎂所造成,鎂可控制神經肌肉的放鬆作用來緩解症狀,研究報告也指出,鎂和維生素B6的組合能更有效地降低PMS症狀,巧克力中雖含有不少的鎂,但醣量與油脂含量也不低,而攝取過多的 #精緻糖 與油脂易使血糖起伏變化,導致情緒更加不穩定,建議可用高鎂食物來取代甜食及含糖飲料,像是含鎂量高的堅果類腰果、杏仁果、核桃、紅豆、燕麥、薏仁等。維生素B6可減少經前症候群的 #憂鬱 及情緒不穩現象!動物性蛋白質、深綠色蔬菜、香蕉、全穀類都富含維生素B6。

 

Omega-3帶出好情緒☺️
影響經期的賀爾蒙是由各種不同脂肪酸所組成,若飲食中大多是Omega-3脂肪酸則體內發炎的情況也會比Omega-6低,在2013年的研究更證實ω-3脂肪酸可能會減少PMS的精神症狀,包括抑鬱、緊張、焦慮和注意力不集中,還可能減少PMS的身體症狀,包括腹脹,頭痛和乳房脹痛,若能長時間補充,則改善症狀的程度則隨著時間延長而增加。因此可以多從食物增加Omega-3的食物,如:鮭魚、鯖魚、秋刀魚、沙丁魚、亞麻仁油等。

 

戒掉壞習慣減輕症狀✍️
不好的飲食習慣會加重經前症候群的症狀,因此飲食的調整有助於症狀的改善。由於鹽分會增加水分在體內的儲存, #咖啡因 、 #酒精 、 #巧克力 則會引發焦慮不安或是憂鬱,也會使頭痛及疲倦更加嚴重。若有水腫的症狀,應限制鹽份的攝取,儘量採取低鈉飲食;情緒不穩時,則應避免刺激性的飲食。容易有腹脹現象者,則建議在經期多攝取高纖蔬果,以促進腸胃道蠕動。增加 #運動 則可提高體內腦內啡的濃度,有助於症狀的改善。

 

本站相關文章

換季過敏,4招舒緩小技巧

現在開始,戒菸不算晚

排毒飲食

四步驟預防痛風

5招學會吃鍋秘訣

5大步驟,減緩餐後腹脹

預防代謝症候群

改善膝關節五大重點

留下您的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