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鐵策略1

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調查顯示,台灣13∼34歲的女性普遍缺乏鐵質。究其原因顯示,例如女性每月生理期,鐵質易隨經血流失;長輩因胃酸分泌量減少,使鐵吸收率下降,或因胃口變差導致營養攝取不足等;素食者也易因蔬菜中的植酸、草酸影響吸收而缺乏。
 
根據衛服部國建署頒佈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建議鐵的攝取量為:
👶1-9歲:10mg
👦10-18歲:15mg
👨‍🦰18-50歲男性:10mg
👩‍🦰18-50歲女性:15mg
👩‍🦳👨‍🦳>50歲:10mg
 
而動物性食物由於含有血鐵質鐵的吸收率要比植物性食物來得高,因此像紅肉瘦肉、內臟類、海產都是很好的(血基質鐵(Heme Iron)來源,而且含有豐富蛋白質,可幫助鐵吸收,且通常顏色愈紅,含(血基質鐵(Heme Iron)愈高。
 
👉同樣都是牛肉,選擇牛里肌肉片,脂肪含量低,相對同樣重量的牛腩,鐵含量更高。
除了增加鐵的攝取外,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利用,
根據2016年歐洲營養學期刊文獻指出,補充維生素C與益生質後,體內鐵利用率可提升43%∼63%!
補充時搭配維生素B2、B6、葉酸及B12,可以幫助補充紅血球生成時必要的營養。
 
補鐵策略 DAY 1
🩷早餐:牛肉三明治(全麥吐司、牛肉、起司、大番茄、生菜、洋蔥、歐姆蛋)
食材:牛里肌肉片、起司片、大蕃茄、生菜、洋蔥、雞蛋、牛奶、優格凱撒醬
醃料:醬油、米酒
調味料:醬油、米酒
做法:
1. 牛里肌肉片先用醬油和米酒醃漬,然後再煎熟
2. 雞蛋:牛奶= 2 :1,用長方形平底鍋煎成正方形的歐姆蛋
3. 將大蕃茄切片,全麥吐司抹上優格凱撒醬後,將所有食材加入,用保鮮膜將吐司包起,然後對切開即可
 
❤️午餐:塔香蛤蜊義大利麵,洋蔥炒牛里肌、花椰菜、玉米筍佐優格凱撒醬
食材:九層塔、蛤蜊、義大利麵、洋蔥、紅黃甜椒、牛里肌肉片、花椰菜、玉米筍、番茄、優格凱薩醬、蒜頭、辣椒
醃料:醬油、米酒
調味料:醬油、鹽、米酒
做法:
1. 蒜頭、辣椒、九層塔爆香後加入蛤蜊炒至蛤蜊開口,先撈起蛤蜊,加入煮到7分熟的義大利麵條再收汁,先盛裝起義大利麵,再擺上蛤蜊
2. 牛里肌肉片先以醬油及米酒醃漬,以洋蔥、蒜末爆香後,加入牛里肌肉片及紅黃甜椒,炒熟即可
3. 花椰菜、玉米筍燙熟加上番茄,旁邊盛裝優格凱薩醬
4. 優格凱薩醬-高蛋白優格3盒、洋蔥半顆、蒜頭4顆、起司粉半罐、羅勒葉、蜂蜜芥末沙拉醬1條、低卡沙拉醬1條,全部放入攪拌機打勻即可
 
🧡晚餐:香料烤雞、蛤蜊蒸蛋、熱沙拉、藜麥糙米飯
食材:雞腿肉、蛤蜊、雞蛋、蔥蔥雞湯、花椰菜、玉米筍、紅黃甜椒、藜麥、糙米、花椰菜米
醃料:蒜頭、醬油、米酒、義大利香料
調味料:鹽、黑胡椒粒
做法:
1. 清雞腿肉一切4,用醃料醃漬4小時,花椰菜、玉米筍、紅黃甜椒殺青後,以橄欖油、研磨黑胡椒粒、鹽拌勻,放在烤盤底部,將醃漬好的雞腿放上,進烤箱以230度烤10分鐘
2. 雞蛋加入蔥蔥雞湯,將蛤蜊燙好後放入蛋液中,小火隔水蒸熟
3. 藜麥:糙米:花椰菜米=1:2:2
 
💛分析備註:
蛤蜊販售包裝是300g,大約有19顆,若抓蛤蜊殼約佔2/3,則1盒蛤蜊大約有100g的蛤蜊肉。此為預估值,若有人實際秤重的話,可以再告知我修正。
 
本站相關文章
留下您的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