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媽媽是一位西藥房老闆娘,已有8年糖尿病史,家中並無糖尿病病史,除了血糖藥外,亦有 #高血脂 及 #高血壓 等藥物在持續服用。以往血糖控制得不好,飯前血糖 139mg/dl ,糖化血色素 7.4% ,最近一次的飯前血糖 114mg/dl ,糖化血色素 6.8% ,血糖數值下降後,反而讓沈媽媽憂心忡忡地跑來找營養師諮詢。
🔹降糖有計畫避免低血糖
沈媽媽聽說隔壁鄰居也是將近10年的高血糖,最近因白內障開刀,腎臟功能差到快要洗腎,讓她覺得需要積極控制 #血糖 ,因此自行調整了飲食與運動,每天早上只敢喝一杯麥片,午晚餐則只吃半碗飯、半盤青菜和1份的肉;但這幾天早上快要午餐前都會覺得頭暈、不舒服;為了控制血糖也增加了運動,卻在傍晚運動後覺得天旋地轉,沒辦法走回家。營養師告訴沈媽媽可能因為她熱量攝取過低,且在餐前運動熱量消耗過多,才引起低血糖症狀,請她先增加熱量的攝取,並在身上攜帶方糖以備不時之需,若覺得發冷、盜汗或暈眩時,也可以先測量血糖,再依血糖數值調整飲食。
糖尿病患在有規劃的調整攝取熱量下,並不會造成 #低血糖 ,但在沒有全盤的計畫下做飲食或運動的調整,極有可能因身體已習慣高血糖,在血糖下降速度過快時,產生低血糖症狀。已有十數個研究證實,當糖尿病患在醫療人員的監控下,即使使用低於1200大卡的飲食,不僅沒有低血糖的症狀,甚至平均體重減輕13.2公斤、糖化血色素平均降低1.4%、胰島素使用量顯著減少。因此,對於需控制飲食,或是有計畫使用低醣飲食的糖尿病患者,都應諮詢營養師,以做出個人化的飲食規劃,才能避免低血糖。
🔹運動有計畫降糖真簡單
由於沈媽媽已經開始運動,營養師建議應將運動改在餐後,但早、午餐後的時間需要顧店,且沈媽媽不想在晚上運動,希望還是維持在傍晚的時間。營養師則建議她在運動前可以先補充一點食物,如半杯的牛奶麥片,但需在晚餐扣掉相同份量的醣類食物,如此一來,沈媽媽在運動後就沒有再發生低血糖、頭暈目眩的狀況;在最近一次的回診中,飯前血糖 106mg/dl ,糖化血色素 6.5% 。
對於第一次開始運動的病友,在規劃運動時,可以利用血糖監測而有更明確的指標,如果血糖低於 100 mg / dL ,則應該食用 1~2 份的主食,並且應在 30-60 分鐘內重新檢查葡萄糖。如果血糖低於 70 mg / dL ,則不建議運動。
最新版的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手冊建議為了更好地幫助體重管理,避免低血糖,運動時應該安排在飯後血糖較高的時候。但每個病患的生活習慣都是獨立的,無法全部照著糖尿病的規範進行,因此在規劃運動時,最好先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後再進行,才是更有效且安全的方法。
本站相關文章